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了完整的烟草农业科技研究体系,包括烟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烟草栽培调制、烟草植物保护、烟草质量安全四大学科领域,主要承担了烟草遗传育种、烟草功能基因组、烟草栽培与调制、烟草病虫害防控、烟草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烟草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6个学科方向的研究任务,另外,结合研究所发展定位和重点发展与培育的学科方向,还将拓展新型烟草、半高原特种作物、山东特色经济作物、海洋农业等方面的研究领域,目前正在重点培育滩涂农业研究与利用和特种经济作物资源保护及功能开发两大新兴学科方向、组建新的科研创新团队。并组建了支撑以上学科体系的烟草分子育种、烟草生理生化、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等23个所级专业实验室。
学科方向 |
研究方向 |
研究人员 |
烟草遗传育种 |
1.烟草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2.烟草品质育种 3.烟草抗性育种 |
王元英、冯全福、杨爱国、王志德、杨爱国、罗成刚、王绍美、任 民、陈志强、付宪奎、 常爱霞、 程立锐、张兴伟、耿锐梅、 蒋彩虹、刘 旦、潘旭浩、佟 英、李依婷、文柳璎 |
烟草功能基因组 |
1.烟草腋芽发育分子机制 2.烟草突变体鉴定与利用 3.植物衰老调控机制 4. 细胞壁多糖代谢 |
孙玉合、郭永峰、刘贯山、孔英珍、 王卫锋、丁昌敏、龚达平、李凤霞、王 倩、高晓明、崔萌萌、吴新儒、王大伟、李 伟、解敏敏、晁江涛、吕婧、陈明丽、张增林、丁安明 |
烟草栽培调制 |
1.烟草高效栽培 2.烟草重要品质性状调控 3.烟区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 4.烟区生态 5.烤烟烘烤机理与工艺 |
王树声、孙副山、石 屹、梁洪波 徐宜民 刘好宝、徐秀红、王传义、刘 伟、王松峰、董建新、马兴华、张久权、陈爱国、刘光亮、闫慧峰、刘海伟、章启发、王程栋、于会泳、宋文静、许 娜、吴元华、孙延国、张 彦、陶 健 |
烟草病虫害防控 |
1.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动态与成灾机理 2.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报技术 3.烟草主要病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产品 |
王凤龙、任广伟、钱玉梅、时 焦、陈德鑫、杨金广、王秀芳 申莉莉、王新伟、王 静、王秀国、徐蓬军 、陈 丹、李 莹、徐金丽、徐光军、郑 晓、冯 超、尤祥伟 |
烟草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1.外源物质风险评估 2.内源物质风险评估 3.烟气有害物质风险评估 4.烟草微生物及微生物毒素风险评估 |
孔凡玉、王允白、邱 军、郭承芳、孙惠青、张继光、郭先锋、曹建敏、宁 扬、商 耀、曹鹏云、鲁世军、孙 鹏、于卫松、张义志、艾红丽、王晓玲、林樱楠、方 松 |
烟草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 |
1. 烟草资源主要有益物质含量分析与评价 2. 烟草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功能产品研发 3. 烟草清洁化综合利用研究 4. 功能型新型烟草制品原料 |
张忠锋、刘新民、杜咏梅、申国明、张怀宝、张洪博、窦玉青、刘艳华、付秋娟、高 林、任 杰、王爱华、侯小东、闫 宁 |
滩涂农业研究与利用 |
1.滩涂生物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 2滩涂生态保护及综合利用模式 |
张成省 |
特种经济作物资源保护及功能开发 |
1.山东地区特种经济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功能开发 2.高寒地区特种经济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功能开发 |
组建中 |